有時候,一個團體聚集起來開會或是討論,並不是這麼方便的事情
可能是時間兜不攏,或是無法到現場參與,
因此一些線上合作的工具就很方便。
以下介紹一些自己還滿推薦的協同合作工具
Google Hangout
想要"面對面"的線上開會,還在用Skype? 試試Google Hangout吧!
他整合了:
- 影像通話
- 文字聊天室
- Google Drive檔案共享:即時共同編輯
- Google Doc:會議記錄、旅遊計畫...、comment、版本紀錄
- Cacoo:心智圖、流程圖、版型設計(手機、網頁、裝潢)
- Google Doc:會議記錄、旅遊計畫...、comment、版本紀錄
Hangout的教學,電腦玩物有篇文章介紹的很詳細,
而這邊對Google Doc幾個特色做特別說明:
- 即時共同編輯
- 可以讓人對於其他夥伴編輯內容做出建議comment,或對建議做出回覆reply
每一段都可有不同的comment,而不是統一控管,這樣會更能區別 - 修訂版本記錄:若有錯誤可隨時回復成先前的版本
現在許多工具都有提供與他人共享的機制,
但大部分都僅限於單次一個人編輯,不能同時共同操作(可能會發生衝突)
而Google系列的服務就提供一個很好的即時合作平台,
以下還要介紹一個也是即時合作的平台
Mural.ly
有別於GoogleDoc,可以把Mural.ly想像成一個大畫布,
比起單純的文章形式,這塊大畫布更適合進行圖像化的Brain Storming
此外Mural.ly藉由html5的技術,讓操作非常人性化,也是我特別推薦的原因。
以下就來介紹Mural.ly的功能操作
各個顏色對應的分別是每個不同類型元素:網頁、圖片、檔案、文字、內建圖案
網頁的新增:按住該網址拖曳到Mural.ly或是Ctrl+v貼上,或者按網頁圖示直接打網址
圖片的新增:和網頁一樣,利用拖曳或是Ctrl+v貼上,或者按圖片圖示直接打圖片
檔案的新增:按檔案的圖示,從Google Drive匯入
網頁、檔案按兩下就可以預覽
文字的新增:可以按左邊的文字圖式來新增,或是直接Ctrl+v貼上
所有內容可以調整大小或旋轉角度
還有一些內建的frame來做格式參考
合作者的操作,能即時回饋給任何開啟這份文件的夥伴,也有聊天室功能
有修訂記錄通知,但不能像Google Doc可以復原前幾個版本
一樣有Comment的功能,但比Google Doc還多了對於comment還能comment
另外有新增的comment會寄信通知(可關閉)
超過10個元素(comment不算),就能建立投影片展示功能
按下Add Frame就會框選出一塊區域,能調整大小,這個框框內就是一張投影片
然後就可以利用上方的share按鈕與他人分享投影片
(內嵌程式碼只能展示單頁投影片、分享網址才能展示整份投影片)
簡單做Google Doc、Mural.ly、Prezi的比較
Mural.ly | Google Doc | Prezi | |
內容呈現 | 圖文 | 文字(圖為輔) | 圖文 |
共同編輯 | v | v | v |
即時編輯 | v | v | x |
Features | 內容蒐集、整理思緒。 | 會議、討論記錄、文章共筆。 | 投影片呈現。 |
Trello
Trello是基於Scrum的便利貼工作法,一個"輕量型"的工作進度追蹤服務
有Android、iOS版本,可以隨時隨地使用!
建立List(我習慣稱作"Stage")
拖曳就可移動位置
設定deadline,還可以附加檔案,同時能簡單預覽
每個job還可以列更細的checklist
透過Label不同顏色、還有Assign來讓組員知道自己該負責的job
也可以利用Subscribe來追蹤每個job的進度(有更動會寄email)
介紹我習慣的工作方式:將job分成"To Do"、"Doing"、"Review"、"Done"四個Stage
也就是每個job會經過四個階段:
每個人從To-Do拿job放到Doing,做完底下的細項,就丟到Review待檢查(附加完成檔案),
如果不合格,job會被再丟回To-Do 重做,下面也會有comment說明哪裡要改
如果合格,job會被丟到Done,這件job就結束啦!!! (就去這裡找最終版的檔案)
組內的任何進度都用trello回報,各個job的問題也在下面留言
工作方式就會像這樣子囉:
總結
不論用甚麼協同工具,良好的團隊合作還是取決於有效的溝通,
這些工具的目的就是讓團隊能有更多機會能互相溝通,
瞭解彼此的進度還困難,可以給予幫忙協助與鼓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