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剛好在排國內外旅遊的行程,
以往的旅遊規劃模式:(排除訂旅館、機票的部分)
- Step 1.蒐集資料:找好玩、好吃、必買、旅館
- Step 2.安排行程:考量交通位置、停留時間,選第1步挑選到的排入行程
- Step 3.輸出旅遊手冊:各景點怎麼去、營業時間、電話、價錢、注意事項 (行李、購物、明信片list)
通常Step 2.是最麻煩的部分,要製作Step 3.的旅遊手冊也需要不少時間
因此我嘗試了一些已有的旅遊規劃服務:
Yourfix、iBeenGo、tripwon、TripIt (其他的通常是版面設計讓我卻步)
//2013.1.18補充 就愛玩(就是剛開始讓我卻步的服務xD)
簡單介紹這四者的特點
Yourfix (已改名為Niceday)
功能
- ★從已有景點安排:選擇"我想去"的景點 (大大節省在 Step 1.的時間)
- ★每個景點都是有詳細資訊(地圖、開放時間、交通方式),且有部落格評價,非常具有價值
- 從地圖上拖曳"我想去"的景點來安排行程:可以了解相對位置,就不會因為想去,結果兩個景點太遠,而搞到自己東奔西跑
- 已安排的景點顏色會不同:可以知道哪些景點沒有安排
- 有移動時間預估(步行、開車)
缺點
- 不能自己新增景點
- 只能有一個暫存的旅遊規畫
- 排行程介面設計不夠直覺,且穩定度須加強:
- 下次登入需要排之前的行程,需要先從"找景點",隨便按一個("已加入景點"不能為0), 再按"排行程",載入草稿才行
- 我想去的景點是地圖,無法總覽我想去哪些點
- 點之間靠太近會不容易按到"我想去"的按鈕
- 按過"我想去"的景點有時會莫名其妙消失,這樣下次又要重做,頗不方便
- 沒有free time時間的安排
- 沒有交通工具的考量,只適用於國內自行開車
- 沒有手機同步功能
iBeenGo
功能
- ★可以直接複製其他人的行程,再自行修改變成自己的行程
- ★結合訂房服務
- 每個時段自行輸入行程,有地圖預覽可以看相對位置
- 有移動時間預估(步行、單車、開車)
- 亦有推薦景點功能
缺點
- 推薦景點比起Yourfix的景點少很多,可以直接忽略
- 沒有交通工具的考量,只適用於國內自行開車
- 安排行程是每個時段自行輸入行程景點,這種旅遊規劃方式不太直覺
- 沒有手機同步功能
Tripwon
功能
- ★操作方式完全貼合旅行經驗
- 安排行程是先新增景點,再從想去的景點中拖曳至行程空白的區間:可以蒐集資料後先新增景點再安排,而不是像其他要先選每個時段要幹嘛,再去蒐集景點資料。
- "未加入行程"的功能:在安排行程後,沒有加入行程的景點會有一個獨立區塊,這很適合有free time 的參考景點
- 有交通工具的選項,功能很不錯
- 景點"怎麼去"的欄位很符合需求,因為只有地址是不夠的。
- 每個景點有預估花費、必玩、必吃的選項
- 購物list、明信片list、緊急連絡電話,對於出國的行程規畫更是好用
- 待辦事項的設計
- 匯率查詢
- 旅行後把一些私密資料刪除,加一些旅遊的體驗敘述,可以把這份行程當作遊記分享。
缺點
- 沒有手機同步功能
- pdf輸出沒有按照天數分開(Yourfix有),每天行程路徑和行程分開(所有地圖集中在最後)
- 每個景點只能去一次,若要去多次,沒有copy功能,只能手動輸入
- 因為是從整個景點pool去拉想要的行程出來,景點一多而且沒有分類,在pool中要找想去的景點就會有一點麻煩
TripIt
功能
- ★與手機、平板同步功能
- ★多層次的設計:行程有簡略版本也有詳細版本可供輸出
- 景點可以上傳多張照片
- 訂機票、旅館的email可以forward到tripit,就不需要自行輸入(但只認得英文)
- 多人編輯功能
- 每個時段自行輸入行程
- 旅行後把一些私密資料刪除,加一些旅遊的體驗敘述,可以把這份行程當作遊記分享。
缺點
- 英文介面
- 每個活動的欄位太多,很多detail反而會很繁瑣。
- 沒有移動距離參考。
- 安排行程是每個時段自行輸入行程景點,這種旅遊規劃方式不太直覺。
- 沒有像前三者有別人規劃的行程可以參考(連結是每個人自己share,沒有社群功能的整合)
=====2013/1/18 補充
就愛玩
剛開始的版面設計讓我卻步,後來仔細去玩味,發覺很不錯
功能
- ★多層次的設計:
- 景點有分 文字清單 和 圖文表格
- 輸出(列印)的部分可以選擇 完整 跟 簡表 ,完整版還可以選擇展開某地圖
- 先到在地圖新增景點,然後再跳回該天編輯的操作模式,
讓使用者先專注在考慮距離上新增景點的過程,之後再去對某個景點做詳細註解
跟tripwon一樣滿符合旅行規劃的操作直覺,不過就愛玩是在地圖上新增景點
- 每一天可以做簡略的行程介紹
- 許多強大的交流功能:複製行程、建檔、關注、輸出到blog
- 手機同步功能
缺點
- 版面設計不太親民,第一次去的時候發覺上手不易,就先落跑xDDDD
操作教學在blog之中(沒有在首頁做個"操作說明"的連結實在太失策了),因此會錯失了解"就愛玩"許多功能的機會。 - 許多功能的命名會導致誤解:
- 地圖編輯~其實就是新增景點,只是是在地圖上新增
- 列印~就是輸出的意思
- 操作方式不夠直覺:(像我覺得另一個新創的服務旅行者天國在這點做的就很不錯)
- 新增景點:要先到地圖編輯中,把每個景點加到某一天,之後再返回主行程,到每一天對每個景點作註解。
- 行程移動:在地圖編輯之中是無法使用的,
要到某一天編輯,來移動當天行程(只能在當天作移動)
或是用文字清單模式,勾選某一天某個行程,在下方可以選擇移動到其他天。 - 完整輸出中:每個景點的地圖一打開就關不起來啦,要重新整理
- 無法自行上傳景點圖片,一方面使用者不能自行設定,一方面看到別人的行程都是藍紅圖示的景點, 就很難吸引使用者去看其他人的行程安排,交流的機會也會降低
- 新增景點:要先到地圖編輯中,把每個景點加到某一天,之後再返回主行程,到每一天對每個景點作註解。
- 手機的"就愛玩"App似乎還有問題(目前我是沒有同步成功)
總結:
- 想找好玩景點卻 不想爬一堆blog ,還有煩惱每個景點的注意事項及交通 => Yourfix
- 爬了很多遊記,整理出自己的獨家行程,想要有一個服務可以讓你 安排行程 :
-
國內旅遊 ,想要同時有訂房服務=>iBeenGo
-
國內外旅遊 :
- 在free time安排參考景點&未來的遊記製作=>Tripwon
- 需要行程能跟手機、平板同步=> TripIt
- 想要有多層次的旅遊手冊=> 就愛玩
- 在free time安排參考景點&未來的遊記製作=>Tripwon
-
國內旅遊 ,想要同時有訂房服務=>iBeenGo
我自己而言,最後是 tripwon勝出 ,主宰我最近的國內外旅遊。
主要原因就是我自己喜歡去爬很多資料,找自己喜歡的景點還有旅館民宿,不喜歡被限制
而我覺得tripwon是從新增景點,然後從景點pool中來安排行程是一個很讚的idea,
不像一般網站就是要看著空白的schedule,然後一個時段一個時段來插入活動。
而且這個好處是像自由行,總會有一些景點不錯,但不知道時間夠不夠能去,
而在"未安排的行程"這個欄位,就提供了我們在free time可以參考的選擇。
加上他在每個景點的欄位中,不多不少的選項(TripIt太繁瑣、Yourfix&iBeenGo卻又太少),
而Evernote是要自行注意這些細節,難免有時會忘記,tripwon的欄位的提醒很方便
尤其是 怎麼去 的欄位,比起 地址 才是真正貼合到我們旅遊所需要的。
還有像是我們旅行中會先訂機票、旅館這兩個最重要的事情,會主宰我們的行程,
tripwon的方式就可以先把這兩類資料先輸入,讓你在要安排景點的時候,
就先看到某時段是要搭機,或是要check in,check out,在安排行程的時候就會預留一些時間......
這些種種,是要有真正旅行的體會,才會想得到的服務,
也讓我佩服tripwon創辦人的用心,也期待他們會更加進步。
還滿希望這些服務能有包含公車、捷運地鐵公眾運輸系統的路線規劃(非自行輸入)xDDDD
這陣子我越來越倚賴數位化工具,來幫我處理一些生活周遭的事情
分享一下我國內外行程的規劃方式:
在 Step 1. 的部分,我是把 Evernote當成剪貼簿 ,把網路上看到別人出遊的行程、景點做整理,
然後在FB的私密活動中,share link給同行的人看目前我查到的資料。
但缺點是這只有單方面的分享,只有我才能更新資料,而且是文章形式,
畢竟evernote比較像是 個人筆記 的角色。
後來是用tripwon把每個景點輸入進去,這樣就有是景點為主的行程概覽。
而在 Step2安排行程 的時候,因為不是只有我自己的旅遊,有其他人一起參與,
我們是將每一個點的景點類別(餐廳、活動)、建議停留時間、價錢,
寫在 便利貼 上,然後把每個我們想要行程的便利貼移到Day1,Day2的紙上......
在這個過程中,還好有tripwon之前輸入的旅館資料提醒我:
有一天的行程本來要出海,但那天剛好要換旅館,
考慮到check in & check out還有換旅館的時間,就把行程跟前一天對調,才不會讓行程很趕。
加上tripwon會提醒你很多沒有注意到的細節。
之後可以考慮看看用linoit,
share一個link,大家就自己找資料向便利貼一樣把一些不錯的點,都"貼"上去。
一個景點就是一張便利貼,寫上景點類別(餐廳、活動)、建議停留時間、價錢、注意事項
然後也不需要同行的人要在一起,可以網路上討論利用linoit的連結來做安排行程的動作,
之後再用 tripwon 來把行程輸入進去,加上注意事項,就可以當成一個很完整的 旅遊手冊 了。
Step3.也這樣完成。
像我自己很喜歡手寫的感覺,會習慣帶一本MUJI的小本空白筆記本在身上,
隨時記下現在的心情想法、畫面、花費,還有收藏票據......
但也拋不開數位裝置的方便,可以節省很多印製紙張的成本,跟網路的便利,
對我來說手機上的行程最好是越簡略越好,而ipad上可以是很詳細的資料,
很期待tripwon的手機同步功能推出!!!
這些旅遊服務可以省去我們很多時間,
同時也能將自己蒐集的資料,
跟旅遊心得很快速的分享給其他人,
讓其他人也可以省去很多時間,
我想這就是這類旅遊規畫服務越來越盛行的原因吧!